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意思范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诗是什么意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意思范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意思范文

2024-07-12 19: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意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于宋神宗四年(1070年)至神宗七年(1073年)在杭州任通判期间,曾写了大量咏西湖景物的诗。这是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它的晴姿雨态。首句写晴日照射下荡漾的湖波;次句写雨幕笼罩下飘渺的山影。联系诗题《饮湖上初晴后雨》来看,两句所摹的正是当天先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真实景观。联系同题第一首诗的前两句“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人醉乡”来看,那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人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山是水,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读者不仅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以想见诗人挥毫时的兴奋情状及其洒脱开阔的胸怀。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这美人有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是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罢,对西子来说,浓妆也好,淡妆也好,都无敢其美,而只能增添其色。对这个比喻。今人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人偶到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和诗的空灵美。

篇2

师: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它会令你想起哪首诗?

生:《望天门山》。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诗歌《望天门山》,现在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

师生共同背诵古诗《望天门山》。

师:这首古诗不仅要求背诵,还要求默写,下面请大家拿出笔和纸,看谁填得又快又好。[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天门中断( )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一片日边来。]

师:这位同学填的是“楚江”“孤帆”,对吗?

生:对。

师:这位同学不仅填对了,而且字写得工整、漂亮,老师给你点个赞。现在请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同桌写对了就给他点个赞吧!

【点评】执教老师采取复习导入法,由古诗《望天门山》引入教学,既检测了学生背诵诗歌及掌握生字词的情况,又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李白的诗歌《望天门山》,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诗。谁来读一读课题?

生读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老师发现,“饮”的前鼻音和“晴”的后鼻音你读得特别准确。题目比较长,我们要怎么停顿呢?谁来范读一遍?

生范读课题。

师:这位同学停顿准确,读得很有节奏,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

师:读了诗题,你能知道什么?

生1:苏轼在西湖上喝酒。

生2:天气是先晴后雨。

师:题目经常会缺少一些要素,这首诗的题目缺少了人物,我们在理解题意时要学会补充人物这个要素。(补充说明:这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上喝酒赏景,天气起初是晴朗的,后来下起了雨。)

【点评】诗题是一首古诗的眼睛。教学时,执教老师让学生从读诗题开始,强调读准字音,注意停顿,了解题目的意思,很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个板块的学习。

二、读准音,初感知

师:诗人看到的是怎样一番景象?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利。

师:这里有几个特别难读的字,谁来挑战?

生1读生字词“潋滟”“亦”“妆”。

师:这位同学读“妆”时,翘舌后鼻音读得很准确,谁再来读一读。

生2读生字词“潋滟”“亦”“妆”。

师:这位同学读“潋滟”时,前鼻音读得特别准确,请你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吧。

师:去掉拼音后的生字,你还会读吗?

全班学生读生字词。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学生读诗,读得字正腔圆。

师:你读得很有节奏感!“子”“奇”“宜”都是押“i”音,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学会体会诗的韵味。

男女生比赛读,最后全班读。

【点评】朗读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初读,如自由读、个人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等,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在老师的指导和点拨下,读好停顿,读出诗的韵味,达到了字字准确、句句流畅的朗读目标。

三、知诗意,想画面

师:我们学习古诗,除了读准字音,还要了解诗句的意思。你用什么方法理解诗句?给大家推荐一下。

生1:看注释。

生2:看插图。

生3:想象画面。

……

师: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一两种方法读这首诗,通过字面含义,你能够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呢?

生1: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晴天时和下雨时西湖的画面:天晴时,太阳高照,西湖的水在荡漾,湖面上闪着粼粼的金光;下雨时,远处和近处的景色朦朦胧胧,别有一番奇特的美。

师:你描述了一幅西湖晴雨图。

生2:我眼前出现了这样的西湖:晴天时,艳阳高照,水面波光粼粼,是橙色的;下雨时,云雾弥漫在西湖上空,像仙子一般。

师:你用比喻的方式描述了想象中的画面,真好!

【点评】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自由朗读,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同时感悟诗的意境。

师:你认为哪一句诗描写的是西湖的晴天呢?

生: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诗句)你从哪里看出来是晴天呢?

生:水光潋滟。

师:“潋滟”是什么意思?

生:波光闪动的样子。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注解。

师:很好!通过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这也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

【点评】现行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古诗词就有了相应的注释,对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做了解释和说明。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好教材,让学生掌握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方法,并在学习中反复强调,从而形成学习能力。

师:阳光洒在微波荡漾的湖面上,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生1:微波荡漾的湖面上银光闪闪,像是铺满了钻石。

生2:湖面波光闪动,像可爱的小精灵在湖面上玩耍。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银光闪闪的湖面多美呀!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语形容这样的景象?

生:水光潋滟。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个词,读出湖面波光闪烁的美景。

生齐读。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湖面波光闪动的画面)你们看,这就是――

生:水光潋滟。

师:这样的景象让你想起了哪些词语?

生1:波光粼粼。

生2:碧波荡漾。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波光闪烁、金光闪闪、浮光跃金……)这些都是描写阳光下水面景象的词语,让我们记住它们吧!

师:诗人一个“水光潋滟”让我们想象到了这么多的画面,认识了这么多的词语,现在我们将这些词语运用到诗句当中,说一说西湖的美景。[多媒体课件出示( )晴方好]

生1:水光粼粼晴方好。

生2:金光闪闪晴方好。

生3:波光闪烁晴方好。

师:好一个绚丽多彩、生趣盎然的西湖晴天。晴天下的西湖湖面波光闪烁,多美的画面呀!你在哪儿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呢?

生1:太阳照在北海银滩海面上也是这样的景象。

师:当你在北海银滩看到这样的景象时,你可以说――

生1:水光潋滟晴方好。

生2:我坐在游船上也看到过这样的景象。

师:当你坐船泛舟湖上时,你可以说――

生2: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看到阳光照耀下的南湖,我们可以说“水光潋滟晴方好”;站在风景秀丽的漓江边,看到这样的景色,我们可以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在杭州,看到晴天下波光闪烁的西湖,我们可以说“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方”是什么意思?

生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当用看注释、看插图、想象画面这些方法仍然无法理解诗意时,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方”在字典里有好几种解释,老师选出了4种,你认为选哪一种解释才对?(多媒体课件出示:①办法,技巧;②正、刚刚、恰;③地区、地域;④方形。)

生:选②正、刚刚、恰。

师:没错!西湖的晴天美得恰到好处,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生齐读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点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生诵读诗文提出了“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潋滟”一词时,执教老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让学生在想象和描述中回忆有关描写水面波纹的词语,积累词语,领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了与水面波纹相关的词语,并让学生运用到诗句中,创设了许多场景,让学生通过吟诵诗句来形容自己见到过的景象,达到了课标的要求。

师:当诗人还陶醉在阳光明媚的画面中时,天空突然下起雨来,雨中的西湖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谁来读一读。

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下雨了,景色朦朦胧胧的,像烟雾缭绕一般。

生2:像一幅山水画。

师:朦朦胧胧,云雾迷漫,隐隐约约,若隐若现……我们可以用诗句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

生:山色空蒙。

师:西湖阳光明媚的晴天很美,雨景也很奇妙,“亦奇”是什么意思?

生:也很奇妙。

师:“亦”用换词方法来理解就是――

生:也。

师:“亦奇”就是也奇妙的意思。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雨中,感受西湖雨景的奇妙吧!

生读诗句“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老师发现有一位同学读“山色空蒙”时声音特别轻柔,仿佛置身于这奇妙的雨中。(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和诗句,引导学生读出西湖晴雨两幅图的不同景象。)一天之中,诗人看到了西湖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全班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两幅不同的画面。

学生齐读第一、二句诗。

【点评】古诗语言精炼、鲜明、形象,学生通过想象、朗读,感受到了在不同天气下西湖的美,将西湖晴雨两幅图的美读得富有层次和厚度。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四句诗,学生齐读)这么美的西湖,诗人把它比喻成什么?

生:西子。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你知道西子是谁吗?

生:西施。

师:对,西子名叫西施,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到底有多美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传说西施天生丽质,每次她在古越国浣纱溪边洗纱的时候,水中的鱼儿一看到她,都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入了江底,所以她还有一个美称――沉鱼。

师:在苏轼眼里,西湖就像西子一样美丽多姿,那么,在其他诗人眼中,西湖又是怎样的?(多媒体课件出示3组比喻诗句:湖上春来似图画,乱峰围绕水平铺。――白居易《春题湖上》;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周起渭《西湖》;月宫里的明镜,不幸失落人间。――艾青《西湖》)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

师:诗人把西湖分别比作什么?

生1:白居易把西湖比作图画。

生2:周起渭把西湖比作明月。

生3:艾青把西湖比作明镜。

师:苏轼把西湖比作西子,妙在哪里?西湖和西子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生1:因为西湖和西子一样美。

生2:西湖和西子前面都有一个“西”字。

生3: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她们都属于同一个地方,西子是越地美女,越地是今天的江浙一带,西湖也在浙江。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对于西子而言,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刚刚合适,对于西湖来说,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也都刚刚合适。

生读“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总相宜”是什么意思?

生:是很合适的意思。

师: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其实,春夏秋冬,一日的清晨、午后、黄昏,景色各异,美不胜收。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西湖,从此西湖就有了一个美妙动听的名字――西子湖,所以,诗人不禁感叹――

生读第三、四句诗。

【点评】“欲把西湖比西子”这个比喻句,传神地写出了西湖的神韵美,那么如何把这种神韵美传递给学生呢?在教学策略方面,执教老师选择了用语言描述、故事引入、小组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西子的沉鱼之美,再用对比鉴赏的方法,与白居易笔下的“图画”,周起渭笔下的“明月”和艾青笔下的“明镜”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苏轼的比喻妙处所在,明白西湖的美在于神韵,在于诗人对西湖的热爱。

四、诵古诗,悟诗情

师:苏轼用了28个字为我们展现了西湖的美景,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加动作读,可以用吟唱的方式读,可以配乐读,试着读出诗中的画和诗中的情。

学生自由读诗,有的在朗读时加入肢体动作,有的用吟唱的方式读。

师:苏轼在杭州做官时,为了保护西湖,不惜多次上书朝廷,贱卖自己的字画,修筑苏堤,疏通西湖,还修建了三潭映月。刚刚完成长堤修筑,苏轼泛舟西湖,心情很好,诗情满溢的他随即吟诵了这首诗。

全班学生齐读诗歌。

师:千年后的今天,西湖依然水光潋滟,仍旧山色空蒙,但湖上已不见饮酒之人,只有西湖边上坡的雕像深情矗立,他对西湖的爱已融入诗中,成为了千古绝唱。

生再次诵读古诗。

师:苏轼的诗现存约2 700余首,诗的题材广泛,豪放旷达又不失婉约,善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方法。老师推荐大家读一读这两首诗《望湖楼醉书》《中秋月》,试着领会苏轼创作的艺术风格。

【点评】学习古诗尤其要重视诵读,执教老师在教学时采取范读、个别读、配乐吟诵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体会诗歌的含义与情感,最后通过补充苏轼的资料、推荐古诗的方式,让学生领会诗人创作的艺术风格。

【总评】

教学时注重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智慧课堂的标签。教学古诗词,教师如何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情,积累语言,提升思维和语用能力呢?执教老师对此做了有效的探索。

一、读准确,读通顺,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古诗语言凝练、形象,有着鲜明的节奏,富于音乐美,朗读最能够让人感受到这种艺术魅力。教学中,执教老师设计了3个层次的读:一是读通、读顺、读准确;二是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三是读出诗的个性和韵味。每一个层次的读目的不同,形式也比较多样。第一层次的读,学生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层次的读,学生在读中要把握诗句的含义,读出诗的节奏美和音韵美。第三层次的读,学生在充分感悟诗情后,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感悟诗人的情感。这样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古诗教学以诵读感知为主的特点。

二、懂诗意,悟诗情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古诗词除了能够理解诗意,重点在于想象画面,感悟诗情画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在教学中,执教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想象,在学生读通读顺整首诗后,没有对词句进行琐碎的分析,而是以“读着这首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这一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抓住“水光潋滟”一词,让学生想象阳光下湖光闪动的美丽画面“像可爱的小精灵在湖面上玩耍”“湖面像是铺满了闪闪发光的钻石”。

三、想意境,品诗情,积累运用,领略诗韵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诗的境界》一文中说过:“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见’字最要紧。”见,是一种当下的直觉的观照。见什么?见景,见意象。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能够见意象,教师的作用就是“举象”,“举”是打开,是呈现,是营造,不仅要“举象”,还要“造境”。

教学中,执教老师不但带领学生想意境,品诗情,还注意引导学生读诗“见”景,通过“举象”“造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并在想象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例如,学习“水光潋滟晴方好”这句诗时,教师抓住“水光潋滟”一词,引导学生想象“阳光下水光潋滟的画面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于是,波光粼粼、波光闪动、银光闪闪、碧波荡漾等词不断地从学生口中涌出。接下来,执教老师又设计了让学生将积累到的词语填到诗句中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进而深入理解“水光潋滟”一词的含义,更好地体悟诗情,接着又以“晴天下湖面波光闪烁,多美的画面呀!你还在哪儿看到过这样的情景”这一问题,让学生从西湖水光潋滟联系到北海银滩等地的景象,学生由此读出了诗情画意。再如,学习“欲把西湖比西子”这句诗,执教老师分别用了3位诗人的3首诗,通过对比、讨论、品味,让学生体会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精妙,进而积累与比喻相关的诗句,最后还补充了苏轼的资料,让学生能够继续研究诗人的创作风格。这节课很好地实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一教学目标。

篇3

教学时,我在介绍了作者杜牧后,却首先将教学转向了他的另一首诗《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了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前两句写了诗人夜泊秦淮时,看到了寒江被迷蒙的雾气所笼罩,江沙在明亮的月光映照下泛着银光;后两句则写了诗人由听到歌女唱着亡国之音《玉树花》发出感慨――那些醉生梦死的权贵官宦豪绅们,不但没能从这歌声中汲取陈后主追求荒淫享乐而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却一样声色犬马、昼夜荒淫,国家危矣!

然后,我才带领同学们转向了《江南春》的学习。在读通古诗、理解了词句的意思之后,我抛出了一个思辩的问题:“你们觉得《江南春》与《泊秦淮》及以前学过的苏轼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哪首诗更相接近?为什么?”,组织学生进行了探究学习:

1. 布置小组合作学习:

(1)自行思考,然后在组长的带领下逐一表达观点。

(2)小组内辩一辩。提醒:以理服人,有理不在声高。

(3)能够形成统一意见的,推选发言人参加全班交流。

2. 全班交流:

(1)发言人代表本组陈述理由。

(2)发言人进行辩论。

(3)其他人(含没有形成统一意见的小组成员)补充发言。

结果是两种答案都有。说“《江南春》与《饮湖上初晴后雨》更相接近”的同学认为,这两首诗都以写景为主,写法上相似,都分别写了晴天和雨天的美景,都让作者无比喜爱,是“淡妆浓抹总相宜”;说“《江南春》与《泊秦淮》更相接近”的同学则略占上风,他们认为《江南春》最后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更含蓄地表达了对当今朝廷无限度的尊崇佛教的不满,告诫他们要以南朝为镜,是借古讽今。

教学到了这里,我已经没有什么可讲的了。面对学生期盼的眼神,我只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字“诗无达诂”。学生不解,我说:“那就当作业吧!大家课后去查一查,并将自己的理解在所在小组内做个交流。”

可以想见下课之后的情景,我笑了……

这笑,既有为同学们课后能够自发、主动地去钻研去学习的欢愉,也有自己觉得获得了些许成功而暗暗窃喜。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可借鉴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 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活动是学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是学生发展的外在条件,不可或缺,但要使它们对学生的发展发挥作用,还必须借助学生主体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这里的思辩,就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思辩题,制造了学生的认知矛盾,使得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古诗的理解)在与同组学生、同班学生的交流及教师的引导点拨下,产生了同化或顺应,最终实现了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在这样的自主活动中,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对古诗的理解也更加透彻、更加全面。

二、 只有通过交往,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学习,作为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本质上就是一种学习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逐一表述观点”“小组内辩一辩”“全班交流辩论”等。如果没有这些交往实践,学习便无从产生。加涅曾说过:“教学的实质就是一系列的沟通。”没有沟通,学生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品行、形成个性就无从着手:在小组合作学习交往中,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学生分享了他人的所想所悟,从而获得了扩大了的和改变了的经验,因而增加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发展了自身的能动性和主动性;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学生理解了他人的情感和态度,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处,形成了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团队责任感等。

三、 张力的发现与消除,是阅读教学最本质的应有之义

古诗,由于创作时代久远,诗人通过文字所要表达的情、意等已经无从考证,使得文本本身具有了一定的未定性。在学习这首古诗时,这种张力具体表现为“《江南春》与《泊秦淮》及《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哪首诗更相接近”的差异和冲突,因此,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辩论,最终让学生懂得了“诗无达诂”的道理,因而学生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这样,文本之意与学生理解之间的张力,便在互相启发、补充、拓展之中得到了消除,学生也在思辩的过程中收获了许多,其经历的过程远比“求得统一的结果”更重要。

四、 教师要有开发自主的教学课程的能力

如教学古诗,如果就诗讲诗,很容易会把解词释义作为重难点,然后告诉学生诗的写作特点、表达的情感等,使灵动的诗句、美好的意境等淹没在教师无滋无味的口水里。教者为克服这种教学带来的弊端,采取了“外引内联”式的教学策略,将古诗学习与拓展学习《泊秦淮》、复习巩固《饮湖上初晴后雨》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比较甄别,不但增加了学生古诗文的阅读与积累数量,而且培养了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之情,提升了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这就是自主的教学课程开发。

五、 下课,不是教学的结束,它更应该是学习的开始

篇4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译文:一个春季没和西湖谋面,怕见外边这花香日暖的春天。窗外的雨应和着我的泪水,挥动着我手中的笔管吐诉情感,心中的思念那么长,信笺却这么短,我怎么能够把话说得完。

懂得我心的只有这雕梁上的春燕,飞来飞去地与我相伴。东风哪会晓得我琵琶声中的忧怨,刮来刮去又把花儿吹落一片。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3、《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4、《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5、《题临安邸》宋代.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篇5

【关键词】古诗教学

三趣曲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三趣曲”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 

一、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课中“持趣”

古诗距离现在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初中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不由得会淡化,他们的大脑皮层会进入暂时抑制状态。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笔者设计道: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钱塘湖春行》的内容拍摄西湖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如果指导细一点,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什么样的人,等等。”)待学生各抒己见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西湖风景录像供学生借鉴。再如教学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当学生弄清颔联和颈联的禅意后,他们学诗热情有所回落,这时可设置配音乐这一环节,以延续学生的兴趣。

课文“持趣”的方法是很多的,教师只要能够合理运用,就能使学生的学诗兴趣保持下去,从而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新的学习。

三、课末“增趣”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初中生毕竟不是成年人,抽象思维尚不成熟,重感性轻理性特点明显。学习古诗,教师不妨抓住这一特点,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采取演小品(多用于写人类的)、编故事(多用于叙事类的)、打擂台(多用于哲理性的)、改原作(多用于抒情性的)、拼字词(多用于绘景类的)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在距离下课十来分钟时,可征得学生同意,引导全体学生根据诗的内容恰当地布置场景,并邀请一位女生和一位男生,分别扮演母亲与游子,像演小品一样演《游子吟》。这样一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对该诗的理解,还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又如教学王维的《渭城曲》,就可引导学生做“考官”,采用两种方法让其他学生“考试”,一种是拼字法,一种是嵌字法,学生的激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再如教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根据它抒情性较强的特点,可引导学生改编原诗,使之成为抒情性较强的记叙文。

篇6

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和大家分享相关的小学古诗教学设计案例资料,欢迎你的参阅。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教学要求:

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山图片)

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

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课件出示)

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1.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

2.指名反馈:哪些字、词无法理解?(天门:天门山。中断:从中间割断。至此回:到这里回旋。出:耸出来。孤帆:单独一只船。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全诗一起说一说。)

诗文解释: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碧绿的江水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四、再现画面,体会意境。

1.教师示范阅读,学生闭目想象。

2.指名反馈: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句诗,一幅画)

3.感悟动词“断、开、流、回”的气势磅礴。

4.指导学生读出雄伟磅礴的气势。

5.教师:同学们,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诗人借景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板书“雄伟秀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6.配乐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指导书写“断、楚”。

2.教师总结:丽日照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上扬帆而行,驶过临江两岸的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十分惬意和美好的图景。李白借助这些雄丽的景色,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自己豁达、宽阔的胸襟。

3.背诵并默写古诗。

4.为生字“断、楚、孤、帆”组词。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气势磅礴 雄伟秀丽

青山—相对出

孤帆—日边来

山水相映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3.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4.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

2.激发想象: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这首著名的曲子,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这使你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3.迁移导入:诗歌和音乐一样,它们的美需要我们用心去想象、感受、体会。提起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愿意读读他的诗歌吗?(学生可以朗读、背诵、或用歌唱等多种形式来汇报,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吟唱《水调歌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对苏轼的了解。)

4.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欣赏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师范读。

二、引导自学,学有所得。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学习方法。

2.教师推荐学法,(1)熟读中理解题意、诗意。(2)借助字典、资料来理解题意、词意,讲出重点词的意思。(3)由词到句串讲诗意。(4)熟读成诵。(5)提出疑问,合作解决。

3.学生自学、教师参加入学习小组中,适时引导。

4.学生进行自学汇报:教师在汇报环节中主要起到引领作用,使学生汇报有序进行。可以先朗诵古诗,然后汇报题意,再讲词意诗意。

教师提出认真听取他人汇报的要求:

(1)学会聆听,找出优点。(2)不足之处,加以补充。(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欣赏古诗,体会意境。

1.过渡:刚才我们初步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了解这首诗的大意,但如果我们想领略其中的美,还远远不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好的方法要予以肯定。

3.教师提出诗歌审美三法:

第一法:读中感受诗歌韵律美。

第二法:想象中感受诗歌画面美。

第三法:用心体会诗歌意境美。

4.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5.进行审美收获的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通过划停顿,标重读,来朗读诗歌感受到韵律美。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各种形式,来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学生汇报通过想象看到的美丽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喜欢表达的同学说说这里的山、水、雨是怎么样的美丽。喜欢画画的同学来画画西湖晴雨时不同的景象,从而感受画面美。

(3)感受西湖的人性美。(课件出示:美女西施)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她的美,注意体会浓妆与淡妆两种不同风格的美,同时教师要渗透正确的审美思想,使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诗人把西湖比做西子呢?(课件展示:西湖晴天、雨天时两种不同的风光)

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联想,体会作者用西子的两种美丽来比喻西湖的晴雨不同之美,妙不可言。

(4)感悟意境,体会情感。

空蒙的山,闪动光影的水,迷蒙细雨构成了西湖的美,如果你置身其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样的意境呢,你想说些什么。

再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诗人的感受——饱含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时可以适时补充:杭州是苏轼的第二故乡,他深受百姓爱戴,所以对西湖有着特殊的爱恋之情。

(5)有感情的配乐朗读。

四、课外延伸:朗读描写西湖的诗词。

五、师生互相交流学习的收获。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晴:水——潋滟

雨:山——空蒙比西子(娇艳、迷人)

《望洞庭》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3.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

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对刘禹锡和洞庭湖的了解。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

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相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 和:和谐 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 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和。 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翠, 遥望洞庭山水翠,

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四、延伸读,升华美。

1.投影映示: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题君山

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

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

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看到 联想 比喻

湖面镜未磨→把湖面比作铜镜

银盘→把湖面比作银盘

君山→青螺→把君山比作青螺热爱

教学反思:

篇7

关键词:诗歌;学习;教学目的

诗歌是我国文学中最古老的一种体裁,是作者以丰富的感情与想象,节奏鲜明,和谐精练的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目的。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诗歌呢?

1.开课“引趣”

古诗教学开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 “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2.课中“持趣”

古诗距离现在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不由得会淡化,他们的大脑皮层会进入暂时抑制状态。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如教学杜甫的《春夜喜雨》,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可以问学生: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春夜喜雨》的内容拍摄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待学生各抒己见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风景录像供学生借鉴。 课文“持趣”的方法是很多的,教师只要能够合理运用,就能使学生的学诗兴趣保持下去,从而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新的学习。

3.课末“续趣”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小学生毕竟不是成年人,抽象思维尚不成熟,重感性轻理性特点明显。学习古诗,教师不妨抓住这一特点,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采取演小品(多用于写人类的)、编故事(多用于叙事类的)、打擂台(多用于哲理性的)、改原作(多用于抒情性的)、拼字词(多用于绘景类的)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在距离下课十来分钟时,可征得学生同意,引导全体学生根据诗的内容恰当地布置场景,并邀请一位女生和一位男生,分别扮演母亲与游子,像演小品一样演《游子吟》。这样一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对该诗的理解,还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 课末“续趣”主要是为了使古诗的课堂教学趋于完美,并将有限的课堂古诗资源延伸到无限的课外学习活动中去,所以不宜轻视。

4.课外“增趣”

亦有一些诗歌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比如《咏鹅》。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组织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写诗。兴趣是学习中最大的动力,人一旦产生兴趣就会记忆深刻、思维敏捷、学习主动。如果把兴趣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会对语文诗歌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只要能根据诗歌固有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教学能力等因素,合理运用教学形式和手段,一定会改变古诗教学的被动局面,使之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篇8

首先,我们来看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专门争对古诗的“三趣曲”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

一、课前引发学生兴趣

古诗教学开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采取课前引发学生兴趣,能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课中趣化课堂

古诗距离现在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不由得会淡化,他们的大脑皮层会进入暂时抑制状态。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笔者设计道: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钱塘湖春行》的内容拍摄西湖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如果指导细一点,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什么样的人,等等。”)待学生各抒己见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西湖风景录像供学生借鉴。再如教学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当学生弄清颔联和颈联的禅意后,他们学诗热情有所回落,这时可设置配音乐这一环节,以延续学生的兴趣。

趣化课堂的方法是很多的,教师只要能结合当时课堂氛围合理运用,就能使学生的学诗兴趣保持下去,从而积极自主的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新的学习。

三、课末增添情趣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小学生不是成年人,抽象思维尚不成熟,重感性轻理性特点明显。学习古诗,教师不妨抓住这一特点,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采取演小品(多用于写人类的)、编故事(多用于叙事类的)、打擂台(多用于哲理性的)、改原作(多用于抒情性的)、拼字词(多用于绘景类的)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在距离下课十来分钟时,可征得学生同意,引导全体学生根据诗的内容恰当地布置场景,并邀请一位女生和一位男生,分别扮演母亲与游子,像演小品一样演《游子吟》。这样一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对该诗的理解,还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又如教学王维的《渭城曲》,就可引导学生做“考官”,采用两种方法让其他学生“考试”,一种是拼字法,一种是嵌字法,学生的激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再如教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根据它抒情性较强的特点,可引导学生改编原诗,使之成为抒情性较强的记叙文。

课末增添情趣,主要是为了使古诗的课堂教学趋于完美,并将有限的课堂古诗资源延伸到无限的课外学习活动中去,所以不宜轻视。

篇9

欲观西湖之景,必乘船入之。至乘船处,见其船,四围荷叶遮天,最显眼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其淡淡粉色如眼,轻轻香味扑鼻,使人神往,令人陶醉。船上下二层,头尾二十米余。上雕龙刻凤,均栩栩如生。咋一看为龙舟一条。此非游览旺季,人稀,与同游者乘上,船即开。一路微风徐徐,于耳边沙沙作响。抬头蓝天白云,其下碧波万顷,形如翡翠。远处微微湖心小岛,绿树成荫。好一人间仙境之地。至船尾,观其涟漪泛起,波澜交错,似破其翡翠,有其动态之美感。甚远,见一龙舟将至。二船相汇,顿时湖面波浪四起,前呼后拥,互相顶撞,激起悠悠悦耳之声,为其如画之美景增添音乐之美。

少顷,舟止,至一小岛,原是“三潭印月“岛。上岛,见四围竹树成林。耳感百声交集,虫鸟乐声,水波激浪声,风拍翠叶声,一齐并发,同奏一交响乐,震撼人之心。沿道而行,见其为湖中之岛,岛中又有湖。其湖山有交错之石桥,至各房。总将其湖分作三潭。每至月光当空之时,三潭各具一月,此为其之名得来之所也。至桥上,观其湖中之湖,依是绿、静,如翡翠。手触之,微波泛远。忽见湖中有鱼,丢石戏鱼,鱼散而又具,又为一道景观。湖中各房,造型雅致,为木房,琉璃瓦顶。其均是上有名家提字,中有墨客写诗于石碑之上,多有人观。

一些时(顷刻),再乘舟离岛,至湖另一岸。于船上,见不远一山,山上一塔耸立,便是谓之雷峰塔。天云山水雷峰塔,好一西湖美景也!

篇10

二十世纪初叶,苦难深重的华夏大地上,独行着一个清癯孤傲的灵魂,他涉猎广博、学贯中西,于文、词、诗、歌、书画、篆刻、音乐乃至戏剧等无不研习并尽善尽美。出家前,他无愧为艺文、美育大师;往生后,他被尊为佛教南山律宗第十一代世祖。这位传奇一生的高贤大德就是李叔同(1880-1942年,小名三郎,幼名成蹊,学名文涛,法名演音,号弘一)。

花枝春满,天心月圆。许多年来,国内外有关李叔同(弘一)的研究已然上升为系统之“弘学”,成果迭出,不复赘言。“数盏绿醅桑落酒,一瓯香沫火前茶。”透过那些略显沉重的学术话题,搜寻大师遗下的雪泥鸿爪,不意惊喜地发现,叔同(弘一)茶事亦是清苦隽永,或者说,纵观其生平,从俗子李叔同到名僧弘一法师,从纷扰红尘至清凉莲界,恰如由水入茶,又藉茶复归于水。

一七令·茶

三津沽水,海河之滨。

清光绪六年农历九月廿日(1880年10月23日),天津三岔河口东粮店后街地藏庵附近,李叔同诞生于陆家竖胡同的一座三合院内,这天,是“二十四节气”之“霜降”。尽管未见任何文献载录其时辰,但从秋宾、惜霜、黄昏老人、晚晴等一系列字号来看,结合弘一大师庄严法相推断,很有可能降生在“申交酉时”。叔同肖“龙”,八字日柱为“乙酉”,纳音“泉中水”。在干支五行中,“乙”为属性阴柔的花草之木,宛如一株迎风傲霜的茶花,曲折有情。

如今,天津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内,有两处居室分别陈列着彩绘瓷质茶壶、茶盏、茶盘并青花盖碗,精美典雅、历久弥新;似乎在默默地诉说当年津门望族之如烟茶事,见证着“桐达李家”跨越三个世纪来的风雨沧桑。

据《弘一大师·茶·宝塔诗》(2011年《中老年时报》)载:在大师天津旧宅的书房内,茶几上方墙壁挂有一幅主人手书元稹的《一七令·茶》: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查《弘一法师·李叔同年谱》,1896年,17岁的李叔同从天津名士赵幼梅(1868-1939年,名元礼,字体仁,号藏斋)学诗词,喜读唐、五代作品,尤爱王维。兼习辞赋、八股。

当代学者章用秀《艺术大师李叔同与天津》“李也文名大似斗”则谓: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李叔同年满侣岁,由母亲做主,娶俞家姑娘为妻。俞家早年住在南运河畔的芥园大街,经营茶叶生意,在天津也算殷实人家。

“慕诗客,爱僧家。”一语成谶乎?上述资料表明,弱冠前的李叔同不仅钟情唐诗,还心仪茶诗,并受母命与茶商之女缔结婚姻。联想到其日后披剃丛林,终老茶乡,这仿佛是一种冥冥中注定的旷世因果。

醵纨山茶花

中唐时,“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的陆羽“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对书。”《茶经》三卷清芬千古。

1898年。青年李叔同奉母携眷流寓上海。次年,承义结金兰的“天涯五友”、娄山诗人许幻园(1878-1929年)之请,寄住许氏城南草堂(今沪南青龙桥一带),斋额“李庐”,室名“醇纨阁”。对此,叔同作联语明心迹:“隐居求志,闭户着书。”同年,自署“海上惜霜”的叔同以“苏体”行楷书节录《次回先生问答词》,其中就有“多谢云英一碗浆,玉纤长沁瀹茶香”之语。这不仅是李叔同传世墨迹中为数寥寥的“茶”字遗墨,也可能是其较早的茶书法了。此外,旅沪期间,他还写过一首《山茶花》:

瑟瑟寒风剪剪催,几枝花发水云隈。

淡妆写出无双品,芳信传来第二回。

春色鲜鲜胜似锦,粉痕艳艳瘦于梅。

本来桃李羞同调,故向百花头上开。

右,余近作《山茶花》诗也,格效东瀛诗体,愧鲜形貌之似。近读东瀛山根立庵先生佳作,而拙作益觉如土饭尘羹矣。先生《咏山茶花诗》云:前身尝住建溪滨,国色由来出素贫。凌雪知非青女匹,耐寒或与水仙亲。丰腴坡老诗中相,明艳涪翁赋里人。莫被渡江梅柳妒,群芳凋日早回春。己亥岁暮之月,“惜霜仙史”成蹊。

1900年春。“二十文章惊海内”的李叔同与鸳湖朱夢庐、仁和高邕之、琴川乌目山僧等海派艺友发起成立了“上海书画公会”。据宝山袁希濂《余与大师之系》回忆,他们经常一起“品茶读画”。

1905年秋。因生母病丧之后易名“李哀”(后改为“岸”)的叔同东渡日本留学。是年冬天的一个夜晚,顾影自怜的他在日京小迷楼为自作之水彩《山茶花》题写了《减字木兰花》(半阕):

回阑欲转,低弄双翅红晕浅。记得儿家,记得山茶一树花。

翌年冬,才华横溢的李叔同与学友一起创立了春柳社演艺部。1907年,春柳社为国内徐淮水灾义演《茶花女遗事》募集赈资,英姿翩翩、艺名“息霜”的叔同亲自饰演“茶花女”玛格丽特·戈蒂耶并深受好评。为此,他于东京神田区集贤馆作《演后感赋》:

东邻有儿背佝偻,西邻有女犹含羞。

蟪蛄宁识春与秋,金莲鞋子玉搔头。

拆度众生成佛果,为现歌台说法身。

孟旃不作吾道绝,中原滚地皆胡尘。

柳弱不堪扶,春愁剧鹧鸪。“春柳”之名,不知是否受过明代王彦泓(1593-1642年。字次回)《疑雨》、《疑云》、《泥莲》三集文字之影响。王次回笔下多茶诗词,身世亦多舛。不无巧合的是,李叔同生日星宿也刚好是“二十八宿”之“柳宿”。这一切,一如叔同友好、南社创办人柳亚子(1887-1958年,原名慰高,字稼轩)所颂:文采风流李息霜,茶花春柳擅坛常。

出家缘吃茶

“雪之昼,能清秀。”唐代,与杭州天竺、灵隐法缘至深的著名诗僧皎然上人以清丽湖州水就剡溪茗,妙喜之余放歌道: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加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1912年,民国的第—个秋天,李叔同任浙江省两级师范学校(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图画、音乐教师。栖身“名茶之都”杭州,叔同不时以茶遣兴;除了茶,他的山茶情结也再度被唤起,如《冬》:“一帘月影黄昏后,疏林掩映梅花瘦。墙角嫣红点点肥,山茶开几枝?”而在1913年,他给友人的书札中,还提及了“曼生泥壶”(紫砂陶茗壶),叔同对茶器之重视亦可窥一斑。

《西湖夜游记》:乃入湖上某亭,命冶茗具;又有菱芰,陈粲盈几。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一”:只记得有一次到涌金门外去吃过一回茶而已,同时也就把西湖的风景稍为看了一下子。

在钱塘门外,靠西湖边有一所小茶馆名景春园。我常常一个人出门,独自到景春园的楼上去吃茶。……

在景春园楼下,有许多茶客,都是那些摇船抬轿的劳动者居多,而在楼上吃茶的就只有我一个人了。所以,我常常一个人在上面吃茶,同时还凭栏看着西湖的风景。

在茶馆的附近,就是那有名的大寺院——昭庆寺了。

我吃茶之后。也常常顺便到那里去看一看。……

记得那时我亦常常坐船到湖心亭去吃茶。

曾有一次,学校有一位名人来演讲,我和夏丐尊居士却出门躲避,到湖心亭上去吃茶呢!当时夏丐尊对我说:“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我听到这句话,就觉得很有意思。这可以说是我出家的一个远因了。

景春楼、湖心亭,或独啜、或对饮,西湖茗约风情跃然纸上。在“中国十大名茶”中,不论何种版本,西湖龙井均名列榜首,蜚声海内外。殊不知,杭州还出产红茶“九曲红梅”(又名九曲乌龙、九曲寿眉或九曲寿梅)。据传,李叔同曾以“白玉杯中玛瑙色。红唇舌底梅花香”句来称誉九曲红梅。

断食不断茶

《茶经·一之源》: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1916年底,37岁的李叔同首度入大慈山断食17天,他曾书赠“灵化”二字予学生,感言“身心灵化,欢乐康强”。根据其《断食日志》显示,茶无疑是不可或缺之物;而且,叔同涉及之茶饮品种颇为丰富,计有(绿)茶、梅茶、盐梅茶、红茶等。断食不断茶,与陆子《茶经》引载之“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苦茶久食,益意思。”“苦茶久食,羽化……”等诸多妙用不谋而合。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二”:这一次我到虎跑寺去断食。可以说是我出家的近因了。

《断食日记》:到虎跑携带品:被褥帐枕、米……日记、纸、笔、书、番、茶、镜。

三日,晴和,五十二度。断食前第三日。七时半起床。是晨觉微饿,胸中扰乱,苦闷异常,口干,饮冷水。勉坐起披衣,头昏心乱,发虚汗作呕,力不能支,仍和衣卧少时。饮梅茶二杯,乃起床,精神疲倦,四肢无力。……

六日,晴暖,晚半阴,五十六度。断食正期第一日。八时起床。三时醒,心跳胸闷,饮冷水桔汁及梅茶一杯。……

九日,晴、寒、风,午后阴,四十八度。断食正期第四日。……自今日始不饮梨桔汁,改饮盐梅茶二杯。……

十五日,晴,四十九度。断食后期第三日。七时起床。夜间渐能眠,气体无异平时。拥衾饮茶一杯,食米糕三片。……又食米糕饮茶,未能调和,胃不合,终夜屡打嗝儿,腹鸣。

十六日,晴,四十九度。断食后期第四日。七时半起床。晨饮红茶一杯,食藕粉、芋。……

民国七年(1918年),自虎跑习静并皈依三宝后,弘一茶事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素简中蕴涵精进,且看张子华的《李叔同与茶》以及台湾李璧苑《大师的碗》转引夏丐尊《弘一法师的出家生活》等文章之感人情景描述:

出家之后不久,得知挚友夏丐尊的父亲仙逝,李叔同写了一封信,为其设计了为其父送终的方式,特别指出:由尊处命茶房一人布置伺候一切……灵前亦须上茶、上供及香烛。

大师的碗底,真空。每回吃完了饭,必学印光大师用茶汤摇汤碗底、口延,真心惜福,慢慢喝下。滤水囊是大师学律独特的装备,滤过的水多慈悲,祝福了小虫再用水,照见了碗底清净,吸尽了千江一味。

滤水囊即漉水囊,为“比丘六物”之一。

“茶道第一人”释皎然《春夜赋得漉水囊歌送郑明府》曰:“吴缣楚练何白皙,居士持来遗禅客。禅客能裁漉水囊,不用衣工秉刀尺。先师遗我式无缺,一滤一翻心敢赊。夕望东峰思漱盥,嚷嚷斜月悬灯纱。徙倚花前漏初断,白猿争啸惊禅伴。玉瓶徐泻赏涓涓。溅著莲衣水珠满。因识仁人为宦情,还如漉水爱苍生。聊歌一曲与君别。莫忘寒泉见底清。”而在鸿渐《茶经·四之器》中,“漉水囊”亦赫然在列。

佛观一钵水,四万八千虫。《四分律》:“不应用杂虫水,听作漉水囊。”《摩诃僧祗律》:“比丘受具足已,要当畜(蓄)漉水囊,应法澡盥。比丘行时应持漉水囊。”《佛制比丘六物图》:漉水囊“物虽轻小所为极大,出家慈济厥意在此。”实乃爱生护生之物也,这正是弘一持戒学律之应用实例。

素心证前因

云水春秋,空门十载。1928年冬,已臻知天命之年的弘一法师由浙入闽,开始了他后半生与福建“佛”、“茶”攸关的不解之缘。个中之吉光片羽,叶青眼《纪弘一大师于温陵养老院胜缘》和张子华茶文有这样的记述:

弘一法师移锡闽南。到温陵养老院凡三次。第一次为乙亥年。住华珍室一二号房,吩咐晨午二餐,蔬菜不得逾两味。来客相访,为先通知,期间一十五天。对老人开示,只取日常琐事,如汲水、破柴、烹茶、烧汤、扫地、洗衣、拂拭几案、浇水种花等操作,谓自己出家以来,皆躬自为之……

李叔同晚年许多时间是在福建度过的。福建,茶山遍地,茶园景色宜人,他对这里生活的环境一往隋深。与挚友往来时。多互赠茶叶。他曾委托觉彻师给性愿老法师送去书联和安溪茶数盒,性愿也回赠上等好茶。回信时非常感激地说:“承赐佳茗,至感。”他也给丰德律师送过永春佛手包种茶等。茶成了他联系友人和表示友谊的重要媒介。

不论在吴越钱塘还是和煦如春的鹭岛,修行余暇,弘一法师与远在天津故邑的次侄李麟玺(1895-1945年,字晋章,禅号雄河居士)联系频繁,他不仅送给麟玺于南方烧制带有“叔同”款识的白瓷茶杯等,并附信:

厦门天气甚暖……,与津门八月底天气相似。榴花、桂花、白玉兰、、山茶花、水仙花,同时盛开。

如月清凉被众物,以法滋味益群生。另据谢清整理提问之《昙昕(广义)法师谈弘一大师》追思:

在泉州时,曾有过这么一件事:有一次,弘一大师告诉我:“我这几天在想,如果我能喝喝雪峰茶,那我就很好了。”雪峰茶是指南安杨梅山雪峰寺所出的茶。他说完之后,就问我:“你有吗?”。我说有一点点。他很少向人要东西的,有时人家送东西给他,他也不要。我去把茶叶取来,他泡了茶,喝了一口,大赞:“呵!很好!很好!这茶一喝入口,身心就进入一种很清静的境界,这茶的功用真好。”稍顿,他又说:“但不能常喝!”(哄笑一堂)他说:“这茶对过午不食的人不大合适,因茶对消化很有帮助,多吃不得!”(又是一场哄笑)

会心当处即是,泉水在山乃清。或是身处闽南乌龙茶区,弘公与茶始终不离不弃。茗缘殊胜如此,以至于甬上鄞州书画家张宁辉在《从茶到水——我看弘一法师的字》中作了如下之绝妙赏析:

我认为他的成字演变过程,用形象的事物来描述的话,就象是从茶到水的演变和觉味。如果用我的眼光去比喻不同时期弘一的书法,我认为早期他的字如同普洱茶,是浓重的;中期他的字如同龙井茶,是清雅的;晚期他的字如同白水,是素淡的,是实实在在的亲切,是回归真善真美。……但法师遗写的却是“悲欣交集”。这又如何理解呢?悲从何起?欣归何处?是否能解释为我所理解的大师从浓茶到淡水的人生悲欣和对书法的真正体会呢?

祗今休去便休去,若待了时无了时。1935年秋晚,56岁的弘一法师在离开惠安净峰寺前,望着自己夏天手栽、含蕾未吐的已是盈盈满畦,不禁占绝惜别:“我到为植种,我行花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虽为咏菊之作,却妙有茶意,毓秀清源。光阴七载后,“誓作地藏真子,愿为南山孤臣”的弘一大师于民国三十一年壬午(1942年)“霜降”前之九月初四入寂。

素心一瓣证前因。恻恻灵根渺渺神。回顾李叔同少年时茶缘津沽,中年遁隐于西子湖畔虎跑定慧寺,晚年在不二祠温陵养老院圆寂。其行脚踪迹所及处,如浙江杭州、衢州、温州、普陀、宁波、上虞、镇海,江西庐山,福建南安、厦门、永春、泉州、惠安,甚至东瀛扶桑等地,无不与茶茗渊源甚深。

一朵茶花,穿越时空;—碗茶水,映照古今。“佯狂未必轻儒业”的大唐茶圣陆羽一生踯躅在入世与出世间;“披发佯狂走”的近代奇人李叔同(弘一)“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两者之“孤凤悲鸣”乃至唯美情怀何其相似?

此际茶山麓,慧花映水红。世纪更替,1980年,时值中华茶文化复苏、弘祖百岁华诞之际,茶人赵朴初居士(1907-2000年)敬奉《弘一大师赞》:

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

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

忆·福源莲华

冬日。鹦鹉湖,一座如圣洁白莲花之建筑悄然幽栖于水湄。

跨越龙吟桥,步入大瀛洲,邂逅弄珠亭;石柱上,镌刻着已故平湖才女、畹芬楼主王善兰手书之楹联:一轮月照亭留客,九派潮来水弄珠。

大瀛洲俗称大湖墩,自古以来为平湖名胜景地,如今,已辟为叔同公园。漫行其问,但觉草木蓊郁,古意森森。洲中有湖,恍若圆月,澄澈皎洁。整个园区内,往复播放着李叔同(弘一)那首被传唱百年的名曲《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夢寒……

歌声如泣如诉,悲凉凄美,惹人叹息不已。

大瀛洲东南为平湖李叔同纪念馆。满怀敬意,入内。玄关处,即是弘一大师绝笔“悲欣交集”主题墙。拾级而上,以一颗素净之心,瞻仰了李叔同(弘一大师)的生平回顾等系列陈列展以及“慈悲喜舍无量心——护生画集展”。“东湖美,塔影漾清流。九派潮来添秀色,三春花发遍芳洲。舟在镜中游。”观摩间隙。透过弧形落地玻璃窗,下午的阳光斜射而来,望着鹦鹉洲上映水而立的报本古塔,不禁思绪翩跹。

对于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心仪弘一大师,已经不甚记得,只知道是很久很久以前了。但我能清晰地回忆起有关的一些过往:十数年前,读到了第一本弘一大师传《芳草碧连天》,之后,还有幸得到了作者的题签和李叔同嫡孙女李莉娟居士的签名。约七年前,上海有位茶友持赠《李叔同说佛》,他由衷坦言:根据对我的接触、交往和了解,凭感觉会喜欢他送的这本书。

大瀛洲内,有一组群雕,分别是弘一大师、丰子恺、刘质平和潘天寿,三名学生环立于老师身旁,正是因为受教于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李叔同。才造就了现代漫画、音乐和中国画史这几位代表性人物。回想李叔同平素自署“当湖惜霜”,一直以母亲之原籍浙江平湖人自居。“凡事认真,勇猛精进。”这是平湖就弘一大师人格精神提炼出的表述语,同样,堪为吾辈爱茶人之座右铭。感念之余,请回不少“弘书”,以资研读。

伫立湖畔,忆及李叔同早年曾留学日本,在他所创办的《音乐小杂志》中,有一幅东瀛画家户田谦二的插图,无意发现作者描绘的—位乐者竟是演绎尺八,情不自禁,取出随身携带的普化尺八,对着“莲馆”轻吟起来。

突然,自远而近,驶过一条汽艇;本以为,一叶小船掠过碧莹如镜的水面,最多荡起一些涟漪而已,不曾想,波浪恰如春潮般层层涌来。

梵籁无闻,心旌摇曳;善悟无碍,静观自得。这一刻,喟叹人生,忽尔憬然:心境若水,世事若舟;水欲静而舟不止,心欲静而水不止。

普雨润大地,如月行虚空。无上胜妙地,离垢清凉园。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